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boyu官方网站园到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27 05:29:17    浏览:

[返回]

  博鱼boyu体育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

  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g 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囿)、皇家宫苑、王子或贵族的城堡园林、贵族的别墅(Villa)园林、寺庙园林、富裕阶层的私园。其中,猎苑和寺庙的圣林是自然的或半自然的。其余都是人工建造的。因此,园林必须是人工建造的。欧洲18世纪以前的自然风景不能称为garden,只能称为park。这个park与后来的urban park,public park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当时的人造园林有下列许多类型:

  (1)果园(fruit Garden)、厨园(Kitchen Garden)、药草园(Herb Garden),这一类园林,是园艺学科的园林,以果品、蔬菜、药草等实用功能为主,不能列入园林艺术范畴。

  (3)阶地露坛式园林(Terrace Garden):是意大利山坡较大型的园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阶地上的几何式园林,这类园林,可列入园林艺术类型。

  (4)平地几何式园林(Flate Geometric Garden):法国巴黎郊区由勒·纳特亥(Le Notre)设计的‘凡尔赛宫苑’(Versailles),是这一类大型园林艺术的‘典范’,是西方几何式园林艺术的顶峰。

  这个时期的园林中,第一类是实用园林,没有什么艺术设计,都是由园丁或园主人自行安排建造的,是小型的。第二类是中型的,有美术设计,中轴对称,有的场合也配上水池、喷泉、雕塑或花架、亭、榭。一般布置在别墅、住宅建筑物外围,花园不是主体而是配体,是美术创作,但不是艺术创作。第三类是大型主题园林,包括阶地露坛式园林与平地几何式园林像凡尔赛宫苑,面积近万亩(约666hm2),是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当时的园林设计、施工、管理也没有专业的分工,都是由一个园丁(gardener)完成的。凡尔赛宫苑面积虽近万亩,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过4000亩(约266hm2),中国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圆明园,也不过5000亩(约333hm2)。由于面积不大,所以,即使没有生态学知识,也还可以应付。而且,当时西方的生态学还没有问世。

  总之,那个时期的园林,除少数主题园林以外,大多数只是建筑的延伸和扩大部分,是室外的绿色建筑。西方的几何式整形园林与中国的自然式山水派园林是完全对立的。由于大城市还没有出现,所以也根本没有供城市居民共同享用的“公园”(public garden,urban garden)。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的主要规划师勒·纳特亥起初师从宫廷画师,后来又跟随父亲(宫廷园丁)在宫廷中从事园艺师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机会多年在宫廷中学习园艺和造园工作。他当时被称为:“王者之造园师和造园师之王”(the gardener of kings and king of gardeners)。当时,即使像勒·纳特亥这样的造园大师也没有从事几万亩以上的城市大公园、田园城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或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机会。

  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中轴对称、了无生趣、费工费钱的几何式园林。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充满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园林,通过乾隆的画师、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传入欧洲,震动了整个欧洲园林界,以致英国的整形几何式园林在18世纪后期几乎完全消失。

  赖普敦是英国第一位造园家,他提出了“风景造园学”(Landscape Gardening)和“风景造园师”的专门名词。他曾说:“只有把风景画家和园丁(花匠)两者的才能合二为一,才能获得园林艺术的圆满成就。”

  肯特(William Kent)是早期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家,他抛弃了几何式园林,代之以自然风景式园林。他说:“大自然是厌恶直线的”,他把前人遗留下来的通直的林荫大道,全部破坏,并采用中国“曲径通幽处”的方法加以改造。他的学生勃朗(L. Brown)(1715~1783年)在英国也非常有名,勃朗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大利几何式园林,全部改造为“自然风景式园林”,人们都称他为“万能的勃朗”。勃朗的继承人赖普敦于1806年在著作中写道:“那些用栏杆围起来的石头平台,壮丽的石级、拱门和人造的山洞,高耸的修剪树墙,壁龛和后退部分,处处装饰着雕像,……那种意大利几何式园林,……什么雪泥鸿爪,什么断垣废址,都已荡然无存!”(遗憾的是,这些在18世纪末期,已经被英国风景园林家毁掉的几何式园林,现在又被我们的某些现代园林师拷贝过来,充作后现代派园林来兜售)英国的浪漫主义自然风景式园林便由此产生了。虽然后来受到过另外一些造园家的反对,不过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已经经过历史的长期考验,必将繁荣不衰。

  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欧洲在18世纪以前,风靡了几世纪的几何式园林是欧洲造园大师受到中国自然山水派园林的震撼以后,由他们自己亲手将原有几何式园林加以抛弃或改造的。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环境规划设计学院劳莱教授(Prof. M. 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写道:“一提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L. A.)这个专业术语,便是一个费解的难题,专业工作者常常因为他们的现代专业观念被社会误解而苦恼。因而还常常用风景造园(Landscape Gardening)来解释,但是又经常用总体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Urban Design)和环境规划(Environmental Planning)等术语去阐明L. A.这一术语的广泛含义和工作深度。”这个费解的术语: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美国风景园林师之父奥姆斯特德 (F. L. Olmsted)在1858年创造出来的新术语。奥姆斯特德是办农场和从事土木工程技术工作的,并未受过L. A.的专业训练。他本人设计过华盛顿特区市中心及市中心的国家首都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墓园、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园。他设计过城市公园、个人私园、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网规划、用地规划、居住区规划和面积超过3000km2的约瑟米蒂(Yosemite National Park)国家天然公园(相当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波士顿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设计。他把所有他从事过的性质很不相同的工作统统称之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以劳莱教授说:“无怪乎人们对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 到底是干什么的?在思想上引起了混乱。”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他虽然是在纽约宣誓就职的,但他深感美国的特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费城等,早已不适宜作为居民理想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因此他抛弃了纽约和费城,而另建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当今中国现代化理想城市的建设者,正在热衷于抄袭摩天大楼集中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又不过只是过时的纽约模式的拷贝)。并于1801年,将首都从费城迁往华盛顿特区。

  1945年美国的在日本广岛爆炸,核污染危害波及全球。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新的学科、新职业,就是在上述人类环境危机不断严重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当时,世界各发达国家的Landscape Architects 们多次集会,酝酿针对L. A.这一新的学科,成立一个国际同行联合会,以促进这一新学科的发展。最后终于在1948年9月,在英国剑桥召开了这个国际学术团体的成立大会,将这个国际组织定名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缩写为“IFLA”)。章程规定,这是一个非政治性的、非营利性的国际学术团体。迄今,该联合会已有50多个国家的学术团体参加,总会设在法国巴黎,下设三个分会。IFLA只吸收代表一个国家的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并作为理事。如果这个国家的学会不参加团体会员,则由IFLA选一位该国有成就的学者作为个人理事。由于某些原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尚未能加入IFLA,所以笔者从1983年至今,一直是IFLA总会的个人理事。

  对于20世纪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学科和职业,IFLA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这样阐述的:“鉴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是要建立在人们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和明智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又由于那些增长的人口,加之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导致了人们在社会上、经济上和物质上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又由于为了满足那些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致恶化环境和浪费资源,这就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界的演化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密切联系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专门经验。这些专门的合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已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专业的实践工作中找到了。”这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概念。

  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pe Planning学科的含义:“这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其重点领域关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城镇和大都会的景观。”

  这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是由联合国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IUCN),EXXON教育基金会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大会邀请了26个国家88名国际著名学者参加讨论,其中特邀了19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笔者也是其中之一。笔者接到大会寄来的邀请信中明确地阐述了关于Landscape Planning 学科的含义。这次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在论文报告中,还选拔出2名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典范,笔者是其中之一。根据这次大会阐述的Landscape Planning的含义,笔者把它意译为“大地规划”,认为它是这个行业的具体工作,而且这一学科的最现代观念已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了。所以在18世纪,人们把Landscape Planning 译作“景观规划”是可以的,但到了21世纪,还是那样翻译的话,就不确切了,与国际学术界就很难接轨了。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士(Sir G. A. Jellicoe)曾经在1985/86IFLA年报发表论文《伊甸园的探索》(1985~1986的IFLA年报发表的论文)中说:“关于园林甚至大地(Landscape)的文化,全世界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大文化主流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是中国,第二是西亚,第三是希腊。特别是中国,她的这种特有文化,是从她自己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后来传到日本。到了18世纪中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时正是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开始蔓延的时期)杰列科又说:“这是一种艺术,它是在如下‘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艺术,那就是:‘人只是大自然有机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样,在没有达到他的极限之前,他作为大自然从属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这种中国哲学会使‘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保持一种非常平静与安定的状态。还有真正令人激动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随风起舞的树木,轰隆泻落的飞瀑,它们使我们平静的生命之流,激起了阵阵波澜。又如中国文人在园林中种植芭蕉,是为了倾听雨打芭蕉的曲调。在中国或日本茶庭中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领悟的。”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以外,从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没有园林的,城市的皇宫和民居也很少树木和园林。现在我们见到的意大利威尼斯,实际上是一座建筑密集的石头城,城市中的圣·马可(St.Marks Square)广场,全是石材铺装的地面,没有草地,也没有树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威奇欧广场(Palazzo Vecchio)、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都只有雕塑、喷泉,而没有树木和花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大广场,也是一棵树也没有的花岗石铺装场地。(遗憾的是当今最理想的花园城市——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在国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一个圣·彼得广场。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习惯思想,是多么的顽固啊!)。这些广场都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热源,会恶化舒适的城市小气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至少在公元前100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设大型园林的国家。当今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正在向中国学习;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却正在风靡一种喷水、雕塑的花岗石广场,一棵大树也没有,使城市变成热岛,并把这种古老落后的设计标榜为现代化新思潮。

  中国历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园林,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内的西苑,即西方所称的海宫。西苑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积近2000亩(约133hm2),水面名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为蓬莱山,上建广寒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此朝见蒙古族皇帝,他把这座海宫惊叹为神仙宫阙。

  元大都宫城内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内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还有前苑boyu官方网站、后苑,园林面积达到宫城内总用地面积的近40%。到了1420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城,并修建皇城。把元大都的西苑向南扩建了南海,成为“三海”,总面积近3000亩(约200hm2),约为紫禁城面积的2倍。中国历代都城中心园林面积大大超过广场用地,这是一种进步现象。西方在城市化以后,都仿照中国在大都市中心建设大园林。例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建了5000亩(约333hm2)中央公园,华盛顿D.C.建了36000余亩(约2400hm2)首都公园。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建了近20 000亩(约1333hm2)园林。

  3.3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 City)

  园林城市(Garden City)是全人类人居环境 (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名词?是因为他们没有Garden City。如果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Garden City,那么也造不出这么一个新名词来。12世纪,全世界没有第2个国家有像中国南宋的都城杭州(临安)与西湖大园林互相环抱而构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惟一的Garden City,被马可·波罗称赞为“最美丽华贵之城”。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达·芬奇本人虽未到过杭州与西湖,但看到《马可波罗游记》中,在对杭州与西湖的浪漫色彩的描述,所以提出了Garden City的构想:家家户户都要有具有灌溉设备的花园。18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提出了一个要把首都建成“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胜地中的城市”的风景园林城市的理想以后,依据他的提议而建成的华盛顿特区的市中心就有一个大花园。

  到了19世纪,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又提出了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Garden City的新内容。根据19世纪以前西方提出的对Garden City的概念,公元9世纪,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期(公元822~824年),杭州就已经完全符合Garden City 的要求了。

  到了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湖东南凤凰山、大内筑成、周九里。就是国都临安的紫禁城——南宋皇朝的政治中心。当时的国都已经开始疏散人口,置有16个卫星城镇,临安都城南襟钱江,北枕西湖;水路可由钱江直通灵隐。西湖的面积为8600余亩,约为5.68km2。湖中大岛孤山以及苏堤白堤,和湖中筑岛点景,有三潭印月、小瀛州、湖心亭等,把西湖分割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与小南湖五处。湖中三岛与战国时期蓬莱三岛相呼应,继承了秦汉以来帝皇神仙宫苑皇家园林艺术的传统。南宋时期杭州“西湖十景”,是全世界园林城市造景布局,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综合而构成一个环拱湖心的园林布局艺术系统。

  这种西湖十景的“空间与序列的布局艺术园林系统”,不但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花园城市空间与序列布局园林艺术系统的首创与典范。对于她的艺术成就,明代有一位日本使领馆驻杭州官员,题杭州西湖图诗篇如下:“初见此图,不信人间有此湖;到了此湖,犹觉此图欠工夫!”(大意)。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设计,不但埃及、巴比伦、希腊是整形几何式的,中国也不例外是整形几何式的。中国元、明、清时代帝皇神仙宫苑遗留下来的北海三神山仙岛,如北海琼华岛、团城,圆明园的蓬岛瑶台、颐和园龙皇庙,其建筑和种植也都是中轴对称的。但是中国早在公元前138年的汉武帝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的私园已经采用了自然山水派园林艺术手法了,关于他的园林细节,下文还要描述。这种“自然山水派”园林,正是全世界进入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大都会的城市居民所渴望而梦寐以求的。

  罗马帝国到公元117年,达到全盛时期,哈德良大帝才开始在城市郊区修建了哈德良山庄。到了中世纪,意大利许多城市郊区的修道院才开始种树栽花,不过是极小的,以实用为主的药草园和厨园。欧洲一直要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在城市郊区出现许多山地别墅园林,称为“台地园林”(Terrace Garden),是几何式的。那已经是14~16世纪了。欧洲的线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以后便进入法国勒·诺特亥平面几何式园林。但是,中国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已经建造方圆三百里,离宫七十所,种植异果名卉,养百兽的“上林苑”了。

  当时的茂陵富商袁广汉,也已经建造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构石为山,高十余丈,激流水其中,养珍禽异兽,种奇树异花的自然式园林了。这是在公元前138年的事,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式园林。这个私家花园的规模比起比它晚250多年的罗马帝国的皇家哈德良山庄的园林规模要宏伟得多。所以说,当时中国社会上没有这种造园的职业是不可能的,中国造园行业的出现,要比欧洲早1400余年。

  现在全世界留存下来的两部最早的造园艺术系统理论著作:《作庭记》(作者或系日本11世纪末年的桔俊纲)和中国明代计成著《园冶》(书成于公元1634年)。但通观11世纪末年,日本《作庭记》内容,其造园艺术理论,显然是从中国汉、唐以来的造园艺术理论中继承下来的。

  由于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对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也会有不同的涵义。

  1858年,美国奥姆斯特德和建筑师Vaux在他们共同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总图上,签上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名称。到了1899年,美国首先成立了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缩写为ASLA)。1900年,哈佛大学就设置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门课程。7年以后,哈佛大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是从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中分立出来的。所以地球表层规划学科比城市设计学科更为宏观,内涵更为广阔。而城市设计学科要比建筑学更为宏观,内涵更为广阔。哈佛设置建筑系的年代虽早,但学科的性质,并不能因设置年代早晚来改变它的内涵。

  我国有些人提出了“大建筑学”和广义建筑学的观点,建筑学是不可以包涵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规划的。这种学术观点是不能与国际接轨的。

  当代国际最优秀的两座园林城市都是风景园林师设计的。美国华盛顿D.C.的市中心及国家首都公园是 Landsape Architect奥姆斯特德设计的;而澳大利亚的园林城市堪培拉,是美国芝加哥Landscape Architect 格利芬设计的。

  英国首先采用L.A.这个名称的设计师是Patric Geddes,在1907年,他在苏格兰担任 Landscape Architect的工作。二战以后,这个学科迅速发展,工作领域越来越大,包括新城镇的规划、扩建、改建,公路和道路、国家天然公园、水库修建、森林、矿区和工业区重建等工作。

  我国于1981年派出“国家风景园林专家代表团”访问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和城市园林绿地。笔者作为国家风景园林专家代表团专家成员之一,发现中美两国在国情、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不同。在我国,Landscape Architecture (风景园林)主要从事下列两项工作:一是保护和规划国家、地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草原、牧场、湿地、河流湖泊、海滨、岛屿等原始地区;二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大型公园,郊区公园设计,工矿、机关、医院、学校、郊区风景区、旅游休闲胜地、度假村等园林绿地设计。体制上也是特殊的,例如:国家建设部城建司设有风景处和园林处;各省建设厅设有风景处;各大、中城市均设有园林局或园林处;中国“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一级学会,也定名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大学里设置的专业名称,也都译为“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或行业。

  有人要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个复合词,分为两个单词来翻译,L.(景观),A.(建筑),于是变成了“景观建筑”,这便会使我们大批不熟悉英语的同志,误认为这是一门没有出现过的崭新学科。那么,既然名叫景观建筑,一定是一种新的建筑学,需请没有学过植物学、园艺学的建筑师来担任这项工作。笔者以为这样的翻译势必造成更多的混乱。还有人要把全世界都已十分明白的“园林城市”的概念,换成什么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把浅显明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换成说不明白的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艺术、城市林业等等把水搅混的新名词,还认为这就是创新,这就是现代化。

  笔者以为国家主管部门已经批准,而且执行多年的专业名称和名词,最好不要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随意标新立异而引起混乱。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创新,而不是在名词上天天翻新。

  全世界L.A.这个学科的教育,最先进的是美国,美国大约有60余所大学设有L. A.学科的系或专业。其次就是日本,日本有40余所大学设有L.A.学科的系或专业。日本学者当然知道L. A.这个学科的领域,已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了。但是他们至今仍然把最现代的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学科译为《造园学》。但把《造园杂志》从1994年开始就改为《L.A研究》了。这就是把传统的造园术语直接用英语与国际的现代术语L.A.接轨了。

  笔者认为,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阶段,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学科,在中国还是应该译为“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妥或直接用英语L.A.以免争论。

  在现代工业建设boyu官方网站、城市建设、能源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及军事工程等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中,有两个工程学科是起主导作用的:第一是土木工程,第二是建筑工程。这两个工程学科,都是非生物工程。它们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创造人类财富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它们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一是已经建立起一个以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为主的新学科,这个新的综合工程学科,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mans physical environment),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作等等。

  这一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boyu官方网站、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术语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国当前译为“风景园林”。这一学科的中心工作是:“地球表层规划——城市环境绿色生物系统工程——造园艺术”。又由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是不分国界的。当前,一些科学技术先进,经济繁荣的工业国家,他们把污染物质输送出境,以邻为壑,嫁祸于人,并在远离自己国土的落后国家掠夺廉价资源。为此,一个从事超越国境的、全球性的,进行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和生态管理、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信息交通系统规划的“地球表层规划”(Earthscape Planning)的新学科必将建立起来。

  当前有一些人,总以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 就是Architecture,本文自始至终是贯穿一个主题,即L.A.不是建筑学。任何广义建筑学,大建筑学是不能把L.A.包涵在内的。建筑学 (Architecture)是用无生命的材料来进行设计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用有生命的材料和与植物群落、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材料进行设计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两者显然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一个主持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总园林师,如果不掌握3000种以上活的高等植物,是难以胜任总园林师或主持这项工作的。如果请一位没有学过植物学的建筑师、规划师或美术师来主持这项工作。那么,他除了在总图上涂绿线、绿带、绿片的颜料以外,就没有别的任务可做了。

  Landscape Planning,Landscape and Park Design,Urban Park and Green Space Planning 等专业工作,必须由风景园林师来主持、来承担。主持工作的风景园林师,当然应该向城市设计师、建筑师、生态学家、林学家、工艺美术师、植物学家、土木工程师等学习,请教或邀请他们参加工作,配合工作。但决不能由他们来替代或主持以上专业工作。

  (1)我们国家现行的城市规划体制,是在没有风景园林师参加,是由城市规划部门先做好城市规划总图,然后再由风景园林师在城市规划师做好的总图上,见缝插针,画出自欺欺人的园林绿地系统图来。这是一种不科学的体制,也是不能与国际接轨的体制,必须改正。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要和其他项目规划,在总图规划时,同步进行。

  如果是一个“园林城市”的规划,那么,在总图规划时,风景园林师应是扮演主角的。

  (2)1991年以前,笔者曾向上级反映,设置过一个属于工科的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也办过多年属于工科的风景园林系。后来大概在1994年以后被教育部取消了。现在北京林业大学只有一个属于农科的园林专业(Landscape gardening),要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培养的是两种不同的人才。L. A.(前一个)风景园林是奥姆斯特德创建的学科,是要承担地球表层规划和国土规划工作的。L. G.(后一个)园林则是英国的赖普敦创建的学科,是承担小面积造园工作的。

  (3)希望中国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系、建筑系,以后都要设置由奥姆斯特德创建的,属于工科的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专业。

  (4)在建设部设置风景园林司。这项涉及地球表层规划、城市环境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该有一个专职的司负责。

  (5)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有的农科的园林专业,应该改为内涵更广的环境园艺专业(Environmental Horticuture),希望教育部同意林大恢复原有的属于工科的风景园林(L.A.)专业。

  孙筱祥/别名孙晓翔/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研究室主任、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中国个人理事、国际风景园林教师理事会通讯理事(北京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

搜索